随着特朗普政府对金融创新释放积极信号,加密货币行业正掀起一股申请银行牌照的热潮。据路透社援引多名行业高管消息报道,自2024年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加密货币与金融科技企业加速向美国监管机构提交银行牌照申请,试图在政策红利期拓展业务版图。这一动向被视为行业对监管环境转向“友好”的回应——相较于此前政府对加密资产持审慎态度,新政府不仅成立了加密货币工作组,还签署行政令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并召开首届白宫加密峰会,为行业合规化铺路。
加密货币企业争夺银行牌照的背后,暗含着对传统金融体系话语权的突破意图。数据显示,2000至2007年间,美国年均批准144份银行牌照申请,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监管趋严,2010至2023年年均仅批准5份。如今,随着特朗普政府强调“放松监管以激发创新”,加密货币企业嗅到了政策松动的可能性。尽管创立一家银行需耗资数千万美元,但持牌后不仅能提升公众信任度,还可通过吸收存款降低资金成本,这对亟需主流市场认可的加密货币机构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货币行业与银行体系的融合并非毫无先例。2020年,交易所Kraken在怀俄明州获得首张加密银行牌照;2021年,Anchorage Digital成为首家获联邦级牌照的加密银行;2022年,借贷平台Nexo通过收购控股公司间接取得牌照。这些案例为后来者提供了范本,但也暴露了矛盾:加密货币企业需遵守《银行保密法》及反洗钱法规,这与行业推崇的“去中心化”理念存在冲突。此外,严格的资本储备要求和运营透明度标准,亦让部分企业望而却步。
尽管如此,政策风向的转变仍持续吸引加密货币机构入场。特朗普政府近期提出的“国家比特币战略储备”计划,进一步强化了加密资产在主流金融体系中的定位。分析人士指出,若更多企业成功获得牌照,加密货币将加速渗透支付、托管及信贷等传统银行业务,甚至可能重塑全球资金流动规则。然而,这场冒险也伴随着风险——监管合规的高成本或迫使企业放弃部分去中心化特性,如何在创新与妥协间找到平衡,将成为行业下一阶段的关键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