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行業對監管框架的漫長等待中,美國穩定幣立法終於迎來關鍵轉折。3月18日,特朗普政府數字資產顧問委員會執行主任博·海因斯(Bo Hines)在紐約數字資產峰會上透露,旨在規範穩定幣市場的《GENIUS法案》(全稱《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指導法案》)已獲得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跨黨派支持,並可能在「未來兩個月內」提交總統簽署生效。這一進展不僅標誌著美國在加密監管領域邁出實質性一步,更揭示了華盛頓試圖通過穩定幣鞏固美元全球霸權的深層戰略意圖。
跨黨派共識下的立法加速
海因斯在演講中多次強調,穩定幣立法已成為當前美國國會「罕見的兩黨合作議題」。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上週以「高度跨黨派」方式通過《GENIUS法案》,該法案要求所有穩定幣發行方必須遵守嚴格的抵押品儲備規則與反洗錢法律,同時賦予聯邦和州監管機構協同執法權。海因斯表示,儘管兩黨在多數政策議題上分歧顯著,但圍繞穩定幣的討論卻展現出「共同捍衛美元主導地位」的默契。他特別提到,民主黨與共和黨議員均意識到,若美國不盡快建立清晰的穩定幣規則,可能將「鏈上美元」的市場份額拱手讓給其他國家或私營機構發行的數字貨幣。
這一緊迫性在法案名稱中已顯露無遺——《GENIUS法案》的縮寫「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直指「國家創新」與「美國穩定幣」的綁定關係。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全球流通的2300億美元穩定幣中,美元錨定資產佔比超過90%,但監管真空可能削弱市場信心。法案通過強制儲備透明化和合規審查,試圖將這種市場優勢轉化為制度性權力。
美元霸權的「鏈上保衛戰」
特朗普政府對穩定幣立法的積極推動,與其重塑美元全球地位的宏觀戰略緊密相關。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3月7日的白宮加密峰會上明確表示,穩定幣將成為維持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關鍵工具。「我們將通過精心設計的穩定幣制度,確保美元繼續主導世界經濟體系。」貝森特稱,這一立場直接源自特朗普總統的指令。
數據顯示,美元穩定幣(如USDT、USDC)目前佔據加密貨幣交易、跨境匯款和鏈上金融活動的絕對主流。儘管有觀點認為未來可能出現多幣種穩定幣競爭,但貝森特強調,美國政府的目標是「將美元霸權從物理世界擴展到數字領域」。通過立法將穩定幣發行與美元儲備深度綁定,美國實際上在構建一套「鏈上版布雷頓森林體系」——任何試圖挑戰美元地位的替代方案,都可能因缺乏合規性而被排除在全球主流市場之外。
市場低估的「監管紅利」
然而,海因斯指出,當前市場對穩定幣法案的潛在影響存在嚴重低估。他預測,法案落地後,合規穩定幣發行機構將獲得傳統金融機構級別的市場信任,進而推動數萬億美元規模的資本流入鏈上支付與結算系統。「這不僅關乎加密貨幣市場,更可能重塑全球金融基礎設施。」海因斯舉例稱,若企業能夠通過合規穩定幣實現實時跨境支付,現有SWIFT系統的效率劣勢將愈發凸顯。
值得注意的是,法案可能引發傳統銀行業的劇烈反彈。多家華爾街機構已私下游說國會,反對允許非銀行實體發行穩定幣,擔心這將侵蝕其支付業務市場份額。但海因斯暗示,白宮更傾向於打破既有利益格局,通過開放競爭刺激創新。「穩定幣不是傳統金融的敵人,而是美元保持技術領先的盟友。」他表示,法案中預留的「州級監管試驗權限」將為區域性金融創新提供空間。
立法衝刺中的風險變量
儘管兩黨高層對穩定幣立法展現合作姿態,但技術細節的爭議仍可能拖延進程。例如,關於抵押品類型(現金、國債或商業票據)的比例要求,以及如何處理現有未合規的穩定幣項目,國會尚未達成共識。此外,2024年總統大選的政治週期也可能影響立法節奏——若法案未能在未來兩個月內通過,可能因選舉季的議程停滯而推遲至2025年。
不過,海因斯對法案前景表示樂觀。他透露,白宮正與參議院領袖密切協調,優先確保穩定幣立法「不受其他爭議議題牽連」。這種罕見的效率背後,是美元面臨的現實挑戰:多國央行數字貨幣(CBDC)研發加速,私營機構發行的算法穩定幣技術日趨成熟,而地緣政治波動正推動部分國家嘗試「去美元化」支付網絡。在此背景下,將穩定幣納入主權貨幣戰略,已成為美國維護金融霸權不容有失的防線。
結語
從加密行業的邊緣話題上升為國家戰略工具,穩定幣的「合規化進程」揭示了一個更深層的趨勢:數字貨幣戰爭的本質仍是法幣主權的延伸。美國試圖通過《GENIUS法案》將鏈上經濟納入美元體系,而其他國家如何應對這一「監管標準輸出」,或將決定未來十年全球金融秩序的走向。對於投資者而言,合規穩定幣市場的爆發可能催生新一輪基礎設施投資熱潮;但與此同時,去中心化金融(DeFi)與傳統監管的碰撞,也注定在這場「鏈上霸權」爭奪中持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