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加密貨幣市場進入2024年關鍵週期,以太坊價格走勢正引發業界深度擔憂。作為市值第二大加密貨幣,ETH/BTC交易對持續走弱的趨勢已形成結構性困境,多項技術指標與鏈上數據共同指向一個殘酷現實——以太坊價格可能在未來18個月內持續承壓,甚至面臨對比特幣匯率再跌15%的風險。
從技術面來看,以太坊價格在3日線圖上的相對強弱指數(RSI)已連續數月低於30超賣閾值。儘管傳統理論認為這預示著反彈契機,但歷史數據揭示了令人不安的規律:自2024年中旬以來,ETH/BTC匯率已連續四次在超賣區域觸發13%至25%不等的階梯式下跌。這種”超賣陷阱”現象在2023年三季度也曾出現,而當前50日與200日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同步下行的態勢,與彼時的市場結構呈現驚人相似性。X平台分析師CarpeNoctom特別指出,以太坊價格在週線圖上始終未能形成看漲背離,即價格創出新低時RSI卻未能同步抬升,這種技術面缺陷進一步強化了市場的悲觀預期。
當我們將視角轉向資金流動層面,以太坊價格的疲軟態勢更顯觸目驚心。美國現貨ETH ETF在3月遭遇9.8%的淨流出,管理規模縮減至25.4億美元,這與同期比特幣ETF僅2.35%的流出形成鮮明對比。更值得警惕的是,鏈上數據顯示以太坊主網活躍度持續萎縮——3月日均Gas消耗量已降至1.12 Gwei,較去年同期暴跌98%。數據分析平台Nansen在最新報告中直言:”儘管以太坊價格在2024年末出現第二輪反彈,但主網活動指標始終未能恢復,大量交易活動已向Solana及Layer2網絡轉移。”這種生態遷移不僅削弱了ETH作為”數字石油”的價值支撐,更使得以太坊價格面臨來自新興公鏈的持續估值壓力。
在衍生品市場,以太坊價格的弱勢同樣顯露無遺。據Glassnode數據,比特幣期貨交易量自2月低點已回升32%,3月18日達到570億美元規模,而以太坊期貨交易量卻持續橫盤。這種市場參與度的顯著差異,折射出機構投資者對以太坊價格前景的謹慎態度。尤其當我們將ETH/BTC匯率與比特幣自身表現對比時,會發現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即便在比特幣突破84,000美元創歷史新高之際,以太坊價格卻始終未能突破2,100美元關鍵阻力位,這種相對弱勢在主流加密資產中顯得異常突出。
面對多重利空因素交織,技術分析師給出了更具體的下行預測。日線圖上,ETH/BTC匯率正在形成典型的看跌旗形形態,該模式通常預示著下跌中繼後的二次破位。若價格有效跌破旗形下沿支撐,按照技術測量規則,以太坊價格對比特幣匯率可能在4月下探0.01968 BTC,較當前水平再跌15%。這一預測與渣打銀行近期將2025年ETH目標價從8,000美元大幅下調至4,000美元的舉動形成呼應,顯示出傳統金融機構對以太坊價格預期的系統性修正。
當然,市場永遠存在反轉可能。若以太坊價格能強勢突破旗形上軌阻力,並將50日EMA轉化為支撐位,當前看跌結構或將失效。但考慮到以太坊網絡升級帶來的敘事紅利逐漸減弱,以及SEC對ETH證券屬性的監管懸疑,多數分析師認為這種逆轉需要超預期的基本面突破。對於長期持有者而言,或許更需要關注的是,當市場注意力持續向比特幣現貨ETF、Solana生態爆發等熱點轉移時,以太坊價格能否在Layer2競賽中重獲價值錨點,這將成為決定其能否打破”詛咒”的關鍵所在。